“阳”了能不能洗澡?专家提醒:退烧后依据体力酌情选择******
最近,不少人表示感染新冠后洗澡导致症状加重,出现“转阴后也先别洗澡”的说法。但也有人结合亲身经历,表示自己洗头、洗澡后并没有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。对此,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,洗澡不会让病程延长,也不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,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处于发烧、身体疲倦、肌肉酸痛的虚弱情况,洗澡时可能会跌倒,长时间洗澡也会使身体更劳累。
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提醒,洗澡的时机也很重要。处于急性高热严重时期,由于人体水、电解质和能量丢失厉害,这时身体较为虚弱,一般不建议洗澡。一方面洗澡会耗费体力,并且血管扩张,血液量相对不足,容易导致低血压等情况。另一方面,冬天气温较低,体质较弱的人容易受凉合并感冒,反而会加重病情,延长病程。
如果发烧的温度不高或发热症状消退,人的体力尚可,一般可以洗澡,但要注意三点。一是保证室内适合温度,以免着凉;二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、洗澡时间不要太长,以免出汗太多,消耗体力;最后,注意洗澡后及时补充水分,避免脱水。(光明网编辑牟舒琳整理 来源:新华社微信公众号)
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******
本报记者 申少铁
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如何?不规范使用是否有风险?如何科学合理使用?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解答。
“治疗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。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、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说,不仅是新冠病毒,从非典到禽流感,再到中东呼吸综合征、H7N9等病毒感染都没有特效药。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,如小分子药物等,只是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,不能起到救命的效果。
“抗病毒药物在感染后5天内使用有效,在2天内使用效果好。”童朝晖表示,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。病毒进入人体就开始复制,当病毒量还没有很大的时候使用抗病毒药物,可以降低病毒载量,减轻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,再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的作用,阻止病情向重症、危重症方向发展。“如果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重症、危重症,再使用抗病毒药物,就没有效果了。”
童朝晖说,世界卫生组织有条件推荐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。推荐高龄、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在感染后症状处在轻型和普通型阶段使用,因为这类群体感染后向重症发展的风险较高,使用抗病毒药物后可以降低重症率。青壮年等没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无效。
“是药三分毒。抗病毒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说,这类药物不规范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,可能会与患者平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。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要调整剂量,甚至不能服用,以免造成肝肾衰竭。使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,在医生甚至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童朝晖提醒,有些年轻人给老人买了抗病毒药物备用。一旦老人感染,自己服药,不注意看说明书,也没有医生的专业指导,可能会出现用药安全风险。
“没有必要抢购丙种球蛋白。”王贵强说,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冠重症引起的炎症。重症、危重症患者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情况,使用丙种球蛋白才有效果。丙种球蛋白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,不适合在家里使用。(人民日报)